熊季廉与严复“师友如父子”
1902年8月2日,长沙《大公报》以“严学大昌”为题报道:“侯官严又陵观察之学融贯中西,理见其极……江西自熊君季廉等极力表彰,知者渐众,如《天演论》《严氏丛刻》有能成诵者。”
1902年8月2日,长沙《大公报》以“严学大昌”为题报道:“侯官严又陵观察之学融贯中西,理见其极……江西自熊君季廉等极力表彰,知者渐众,如《天演论》《严氏丛刻》有能成诵者。”
晨光熹微中,文史工作者奔波于乡土记忆收集之路;城乡遍布的“侯爱有家”读书会里,书香浸润千家万户;千年古村内,文化IP唤醒古韵,青春力量助力振兴……这些独立的文化实践,共同编织成闽侯文化传承的创新图谱,一幅文化高质量发展的生动图景在八闽首邑徐徐展开。
在240年前的今天,公元1785年08月30日(乾隆五十年七月廿六),清朝后期著名政治家、思想家和诗人,林则徐,出生在福建侯官鼓东街(今福州市鼓楼区),一个下层封建知识分子的家庭。
“当时门槛都被踏破了。”林龙锦回忆祖父创馆时的盛况。白天,70岁的老人为挤满屋子的村民和学生找书,深夜最后一个关灯,这份热忱也在林家人的心里生根发芽。
5月24日下午,“侯官文化——闽侯县地域特色原创组曲音乐会”在闽侯县文化馆剧场开演。音乐会以“闽江潮韵•春满侯官”“古厝遗风•匠心传颂”“故园长歌•心归闽侯” 三个篇章层层递进,用灵动的旋律、多元的艺术表达勾勒闽侯千年的文脉。